近年来,涉税犯罪案发量持续高位运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公安部、海关总署、人民银行于2018年8月部署开展为期两年的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对虚开骗税等涉税违法行为重拳出击,紧盯“假企业”、“假出口”、“假申报”(以下简称“三假”)。据统计,截至2020年10月底,共检查出口企业4092户,为国家挽回税款损失270.88亿元。
今年以来,大规模减税降费让众多符合条件企业切实获益,但同时,也有一些不法分子打起“歪主意”,比如虚开发票、骗取退税,有的甚至还钻政策空子骗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税收优惠。为此,国家税务总局会同公安部、海关总署、人民银行决定将已开展两年的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延长至2021年6月底,合力维护国家税收利益。
值此两年专项行动结束之际,本文特结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最新政策及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的骗取出口退税案相关数据,从法律的角度对“骗取出口退税”进行多维度分析,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个人在税务合规管理方面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严打政策环境
自2018年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以来,国家持续保持打击涉税违法犯罪高压态势。近两年的政策环境发展详见下图1。
届时专项行动将真正结束抑或是有可能会被再次延长?让我们拭目以待。
图1 专项行动政策环境
二、骗取出口退税罪大数据观察
以零容忍态度对骗取出口退税的犯罪个人或单位“露头就打”是专项行动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相关案件也反映了该专项行动的执行力度。因此,本文将结合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裁判文书,对骗取出口退税案件进行多维度的分析。
(一)近五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数量及地域分布
从中国裁判文书网2016年至2020年(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5日)公布的骗取出口退税罪裁判文书可见,近五年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裁判文书数量为631件。在地域分布层面,近五年上海市、浙江省、广东省的裁判文书数量占比高达60%。详见下图2。
图2 近五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数量及地域分布
(二)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审判程序情况
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2020年(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5日)骗取出口退税罪裁判文书数据,该期间共有裁判文书114份。各类程序的文书情况如图3所示。
图3 审判程序情况
经梳理,筛除未公开、发回重审等情形的裁判文书后有47份裁判文书可供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三)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犯罪主体情况
在47份裁判文书中,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被告共有120个,其中单位被告16个,占被告总数的13%;个人被告104个,占被告总数的87%。
(四)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骗税金额情况
针对47份裁判文书涉及的骗取出口退税金额,我们从商业层级和量刑档次两个维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1.骗税金额(商业层级)
根据统计分析,47份裁判文书涉及的不同层级的骗取出口退税涉税金额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层级的骗取出口退税涉税金额情况
由上可见,涉税金额在“1000万-5000万”范围的案件数最多,为16个。同时,涉税金额100万以上的案件比例高达83%。
2.骗税金额(量刑档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条的规定,骗税金额“数额较大”、“数据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分别指“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上”、“250万元以上”,骗税金额不同量刑档次亦不同。
根据统计分析,47份裁判文书涉及的不同量刑档次的骗取出口退税涉税金额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量刑档次的骗取出口退税涉税金额情况
由上可见,近八成的案件属于骗税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形。
(五)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取保候审的情况
实践中,取保候审难度很高,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更是具有挑战性。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有19个案件存在被告被取保候审的情况,约占总数的40%。这些案件能顺利取保候审与专业律师团队的早期介入息息相关,律师越早了解案情、提出有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对当事人越有利。
(六)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裁判结果情况
1.主体构成犯罪情况分析
根据对案件裁判结果的分析,47个案件中构成犯罪的情况如下:
2.整体量刑情况分析
根据分析,47个案件的量刑情况如图6所示:
图6 整体量刑情况
3.整体刑期分析
根据分析,47个案件中共涉及104个自然人主体,其中有97个被告主体被判处有期徒刑,另外7个被告主体被判处无期徒刑或者拘役。
如下图7所示,在上述被判处有期徒刑97个被告主体中:
图7 有期徒刑的整体量刑
由上可见,骗取出口退税刑期总体较重。
4.二审案件裁判结果分析
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二审案件共25个,整体裁判情况如图8所示:
图8 二审案件裁判结果
(七)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聘请律师的情况
2020年47个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罪的被告共有120个,其中聘请律师的被告有99个,占据被告总数的82.5%。由此可看出,越来越多的被告意识到聘请专业律师以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涉税违法犯罪活动打击力度,没有专业税务律师的帮助,相关企业和责任人员在涉税案件中独自面对公检法将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以(2020)闽01刑终132号案为例,该案涉税金额为788万元,当事人未聘请律师,上诉意见苍白无力且未提供有利证据,最终法院维持一审判决“有期徒刑十一年”,这在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大数据中判刑较重,对于当事人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结果。
三、辩护策略
(一)数据观察及分析
经过对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发现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审判法院所采纳的辩护意见主要集中在从犯、自首、退赃、认罪认罚、坦白、初犯、偶犯、立功、预缴罚金等量刑情节上,对于定罪方面、程序及证据方面辩护意见的采纳率较低。定罪方面的辩护意见采纳率较低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
1. 因其涉及到对骗取出口退税罪犯罪构成的理解和适用,这需要辩护律师具备深厚的法律、税务和会计的功底;
2. 主观心态的认定往往依赖于外在行为的表征。骗取出口退税罪的犯罪行为人通常对出口退税的程序及政策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当外化的客观事实能够使法官形成被告有犯罪故意的内心确信时,除非从税务、会计和刑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有力的辩护意见,否则辩护人关于主观方面的辩护将陷入“自说自话”的窘境。
因此,聘请专业的税务律师显得尤为重要。
(二)犯罪构成要件之辩护策略
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辩护难点在于犯罪构成要件的辩护,基于2020年骗取出口退税案件的分析,我们对犯罪构成要件之辩护策略进行探讨。
1.主观方面——是否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故意
构成骗取出口退税罪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具有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犯罪故意,辩护律师在论证被告不具有骗取出口退税的故意时应结合具体的政策背景、企业的经营状况、被告的具体行为等事实进行辩护。
2.主观方面——是否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
随着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及刑法理论的发展,不具有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能阻却责任这一观点逐渐为法律者工作者所接受,我们认为在骗取出口退税案件中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提出该意见将有利于提升辩护的效果。
3.客观方面——是否实施了骗取出口退税的危害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骗取出口退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02]30号)第一条及第四条对《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的“假报出口”及“其他欺骗手段”进行了细化,辩护律师在对案件进行分析时,应结合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对公诉机关提交的《起诉书》及证据进行深入研究,有针对性的准备辩护意见。
4.客观方面——是否造成了国家税款的损失后果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结果犯,以造成国家税收损失为构成要件。因此,实施了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但未造成国家税款损失的,不应构成骗取出口退税。同时,辩护律师应对公诉机关起诉的金额进行核算,确定公诉机关计算的金额是否准确、所依据的证据是充足,并争取降低被告涉嫌犯罪的金额。
四、合规建议
从目前的政策环境法看来,国家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力度不会有所降低,外贸企业仍不能掉以轻心。对于防范出口退税法律风险,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1.制定完善的出口退税内控机制
企业应依据国家出口退税政策的变更结合自身经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出口退(免)税风险控制体系,并利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出口退税业务,如通过ERP系统记录每一个重要环节(如订单、采购、生产、物流、报检、报关出口、纳税申报、收汇、退税等)的关键信息,同时设置风险预警提示,加强对出口退税的业务管控。
2.加强对出口退税业务相关人员的能力培训力度
出口退税作为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对出口退税工作相关人员的要求极高,因此,企业需要加强培训力度,邀请有关专家对相关的工作业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与能力。
3.定期开展税务健康检查
防范税务风险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而定期开展税务健康检查是防范税务风险的最有力途径之一。企业应针对出口退税业务建立健康检查机制,定期开展自查自纠,或者聘请专业的机构进行健康检查,以防范于未然。
4.聘请专业的税务律师为企业保驾护航
税收违法的成本高、风险大,为了在全面防范税务风险的形势下谋求健康长远的发展,企业不能坐以待毙,不应在涉及刑事犯罪后才请律师介入。一个有长远规划的企业,应未雨绸缪,在税务风险已成为影响外贸出口业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的当下,企业应聘请专业的税务律师为其提供常年税务咨询、专项税务顾问等涉税服务,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税务与海关团队接下来将陆续推出发票类犯罪、其他危害税收征管罪的相关专题文章,敬请关注!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税务与海关团队简介:
君泽君律师事务所税务与海关团队在专业咨询和问题解决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具有综合的业务视野,尤其在危害税收征管罪的法律诉讼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曾成功代理了多个重大、疑难、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涉税案件,获得客户和业界的一致好评。团队的主要业务领域为争议解决、合规检查与改善、专业咨询与服务、战略策划与实施。